2020年,平谷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了100%,领跑全市,且行政机关的败诉率首次出现下降——让群众能“告官见官”,因为有“平谷路径”。近日,平谷法院通报,已经将“平谷路径”升级到6.0版本。
2011年,平谷法院推出行政审判“平谷路径”,至今已有十年。负责人介绍,“平谷路径”保持每两年升级一次,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和机制举措。1.0是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路径、方法,着力解决“告官不见官”的问题;2.0是增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着力实现“出庭出效果”;3.0着力打造行政争议解决“五个一”工作方法,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4.0强化内外联动,搭建多元解纷平台;5.0深耕理论创新,强化机制建设,打造“一中心四支点六平台”网状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新格局。
“‘平谷路径’是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的成果。”负责人介绍,“平谷路径”为府院联动搭建稳固平台,让司法当事人与行政负责人对话更直接,因此产生“三升三降”的良好态势: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和人民满意度提升,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和行政机关败诉率下降;行政诉讼审判质效提升,平均审理天数下降。据统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从最高每年800余件降至400件左右,降幅达50%,行政机关败诉率在2020年为18%,降至历史新低。
今年,“平谷路径”6.0版本推出:“一个核心两条渠道三项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府院联动,推进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个核心”,即以深化诉源治理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全面支撑“平谷路径”6.0,通过诉源治理化解行政纠纷,和谐官民关系,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两条渠道”,即打通“平谷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心”和“平谷法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室”两条渠道,为行政争议诉源治理提供坚实载体,实现从行政纠纷萌芽到终结的全链条实质性化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项机制”,即完善府院联动机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和行政审判效能提升机制,全面助力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取得实效。通过持续发挥“三书二课一会一案一建议”机制效能,强化府院联动,助力依法行政水平提升。通过打造“1+2+N”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法,内外联动,诉源共治,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通过建立繁简分流、诉讼示范引导等机制,助力行政审判效能提升,规范高效解决行政纠纷。
法院负责人希望,依托“平谷路径”系列举措,不断推动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向纵深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平谷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