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郑州学生送出“十万个为什么”

来源:大象新闻时间:2021-12-14 13:51:45

时隔8年,太空课堂再一次与学生们见面。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这也是“太空课堂”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河南各地的中小学校组织师生收看了这次来自太空的授课。不少学生直言:感觉良好,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期待上“网课”。

天地互动!坐在教室听“太空老师”讲课

9日下午,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二(1)班教室内,同学们早已准备好,等待着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

下午3时40分,太空授课正式开始。课程一开始,王亚老师就带大家参观了空间站的睡眠区,当同学们看到王亚老师的床头贴着全家福和挂着的几个小玩偶,有同学们悄悄地说“很温馨。”随后,3名航天员还给学生们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水膜张力、水球光学、泡腾片实验等。

在展示的同时,他们还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与地面课堂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感觉良好。”不少同学上完这节特殊的“天宫课堂”,直言有趣。当然,除了有趣,整个课堂还透露出浪漫。在水膜实验中,王亚老师把她和女儿在地球上折好的纸花放入太空水球表面,“花朵”在水球表面舒展。同时,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王亚老师在水膜中注水使其变成水球,王亚老师在水球前复现神十太空授课的经典场景。

据了解,昨天,全省不少学校都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师生集中观看,让“天宫课堂”真正走进校园课堂。

眼见为实!“天宫课堂”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据了解,太空授课,讲什么,怎么讲,设计什么实验都是要花一番心思的。因为所有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质量小、体积小、功耗小、对航天员健康无影响、不会污染座舱环境等等。

除此之外,讲课也不易,航天员的授课活动必须小心谨慎,既不能动作幅度太大,干扰到正常飞行,还要当心飘浮的实验器材、液滴影响到航天器安全。

“实验中涉及到了角动量、凸透镜成像原理、浮力与重力伴生等知识,这些知识可以说贯穿了初中到大学。”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二物理老师刘中刚说,物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之前给学生们讲失重、太空知识、动量问题时,因为有些内容无法做实验,所以学生们只能通过观看视频事来理解。如今,太空授课不仅体现了“天地之别”,也让这些无法在地球上操作的实验,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眼见为实”,这样的讲课不仅有展示,还有课堂互动,更有说服力,学生印象也会更深刻。

当然,在他看来,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还能在学生心中埋下航天梦的种子。

也的确,对学生们而言,这样的“网课”真是不同凡响。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的牛于一说,水膜和水球的实验,不仅拉进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他真正了解到了科学的魅力。“水膜变成水球,水球里可以有美丽的气泡。”在牛于一看来,科学很美好,这也让他对宇宙更好奇了。

汪思雨看了王亚的实验后,她感觉太神奇了。尤其是太空转身,这个原本在地面上难度系数为零的普通动作,在太空中却如此之难,这也让她真实了解到了物理学上的角动量知识。“这些实验,和我们学的内容都息息相关,让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来提问!郑州学生送出“十万个为什么”

在授课过程中,航天员频频与学生提问互动:航天员老师在太空睡觉的时候会做梦吗?太空中的氧从哪里来?……这可让郑州的学生羡慕坏了。

当然,虽然没办法现场互动,但是思考不能少,不少学生还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徐甜甜说,她在视频中看到了新鲜的苹果,那么,在太空生活,他们每天的生活垃圾会怎么处理呢?

汪思雨则对时间极其感兴趣。“航天器绕地球轨道飞行,每飞行一圈可以看到一次日落和日出。”汪思雨说,王亚老师讲到,他们90分钟可以绕地球一圈,这也就意味着每天可以看16次日出日落,那么他们这算过了一天还是算16天呢?这样的“凌乱”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航空员经过特殊的训练,身体素质一定很棒,他们的感觉良好到底是什么样?他们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与想象中一样吗?”这是路泽宇的小疑惑。

而牛于一则更关注航天员的健康问题。“除了企鹅服、运动器材外,还有哪些特殊的装备来保障航天员们的身体健康呢?”

……

虽然问题不少,但不少学生直言:课后,他们也会查阅更多的资料,将这些疑团一一解开。

引发热议!把梦想种在宇宙

据了解,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全国6000余万名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如今有些人已经毕业,甚至成为了航天人,亚老师当年的教学已经在开花结果。

9日下午的“天宫课堂”,再次引发了学生们的大讨论。

“宇宙太神奇了。”一位小学生也表示,晚上睡觉,眼前就是星空,旁边还有地球,“我也想去太空看一看”。

同样,论坛上、微博上,不少网友难掩激动之情。

@seandiary:从没有过的对科学的崇敬与热爱,太空真是太神奇了。

@梅初月浅浅:把梦想种在宇宙,这是最纯洁的祝福。

@看人家火:小时候觉得在太空上课就是天方夜谭,现在看到,感慨万千。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朵朵家的朵朵:科学的种子就此埋下,理想的花朵绽放在每个孩子心中。

@黑皮的黑皮:王老师,没理解透,麻烦您再辅导一遍……

@笑着:真长见识了。多少年后,或许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求学的选择时会说,成就源于自己童年因太空课堂引发的好奇心。

@小马哥:从未像现在如此期待上“网课”,也从没这么期待老师能说一句:“接下来我要请一位同学到讲台来做这道题。”

标签: 十万个 为什么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北京市首个区级家长学校近日在海淀区成立
下一篇:2021年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名单

精彩图集(热图)

热点图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