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
成年人多动症患者赶紧去治疗
从采访来看,多动症对成年人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此前并没有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也较少。2014年,日本福岛大学的学者发现,成年人多动症与全身性发育迟缓有关;2016年,美国学者曾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研究发现,患有多动症的大学生,更倾向于滥用兴奋类药剂,也更容易形成酒精成瘾。
(资料图片)
这项研究提示大家,对于那些出现所谓性格和心理障碍的人而言,需要认真地对待个人的问题,积极向专业人员求助。比如,对多动症与拖延症等进行鉴别诊断。因为,所谓性格或人格问题,只能通过心理或行为方法帮助纠正,但是,多动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而且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成年人多动症患者,应该改变认知,正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及时通过专业咨询,得到诊断和治疗。
采访中,张文武提醒众多成年人多动症患者,成年人多动症一般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干预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所以当你出现多动症症状时,一定要向专业医生求助。
张文武医生曾有一个认识的朋友,每次聚会、听课什么的,这个朋友总是时不时地插嘴。类似的事情发生几次后,张文武建议他到专业医生门诊检查一下,看是不是患有成年人多动症。这个朋友听从建议,走进了多动症专科门诊,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让他开心的是,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他感觉自己很多症状有好转了,老婆还夸他像变了个人。
据介绍,多动症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造成,可以给予中枢兴奋剂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加强心理干预和治疗。患者平时可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自我管理、交流等能力。另外,建议患者平时注意规律饮食,适当补锌对改善多动症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让医生们忧心的是,绝大多数成年人多动症患者根本就没有向专业医生求助的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对成年人多动症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多动症是儿童青少年的专属疾病,成年人不可能患有多动症;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儿童青少年多动症不是病,只要孩子长大了,这个症状自然就会自愈,结果导致多动症患儿长大后,直接变成了成年人多动症。
张文武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些成年人多动症患者面对枯燥无聊的事往往容易分心,但在他们觉得有趣的事情上,却可以持续集中注意力。所以,他认为,成年人多动症患者手里抓的并非只是一手烂牌,只要能挑选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样能够发光发热。
据研究,对于像成年人多动症群体这样分心的人适合做企业家、公关/媒体制作工作者、咨询人员、记者等。
自己有没有患成年人多动症?
赶快对照一下这些标准
1.注意障碍:6项或更多以下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且这些症状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程度,并直接对社会和学业/职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些症状不仅仅是对立行为、违拗、敌意的表现,或不能理解任务或指令。年龄较大(1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至少需要下列症状中的5项。
a.经常不能关注细节,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例如忽视或遗漏细节);b.在任务或游戏中,经常难以维持注意力(例如,在听课、对话或长时间的阅读中难以维持注意力);c.当别人对其直接讲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在听(例如即使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看起来也是心不在焉);d.经常不遵指示导致无法完成作业、家务及工作中的职责(例如可以开始任务,但是很快就容易分神);e.经常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例如难以管理有条理的任务,难以把材料或物品放得整整齐齐,工作没有头绪,不良的时间管理,不能遵守截止日期);f.经常回避,厌恶或不情愿从事那些需要精神上持续努力的任务(例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则为准备报告、完成表格或阅读冗长的文章);g.经常丢失任务或活动所需的物品(例如学校的资料、文具用品、钥匙、钱包、手机、文件、眼镜等);h.经常容易被外界刺激分神(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可能包括不相关的想法);i.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例如做家务,外出办事;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或成人,则为回电话、付账单、约会等)。
2.多动与冲动:6项或更多以下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且这些症状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程度,并直接对社会和学业/职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些症状不仅仅是对立行为,违抗、敌意的表现,或不能理解任务指令,对于17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则需要满足以下5项。
a.经常手和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b.经常在应该坐着的时候离开座位;c.经常在不适宜的场合中跑来跑去、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只是有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d.经常无法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e.经常“忙个不停”,犹如被马达驱动一样;f.经常讲话过多;g.经常在提问还未讲完之前就把答案脱口而出(如接别人的话,不能等待交谈顺序);h.经常难以耐心等候(例如,当排队等待时);i.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例如,插入别人的对话/游戏或活动;未经他人允许使用他人东西;对于青少年或成人,可能是侵扰或接管他人正在做的事情)。(陈敏整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