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钦州市在全区率先推出校内托管服务,获得广大家长点赞。今年秋季学期,钦州市教育部门又推行城区中小学校内午托服务,解决家长“负担重”“接送难”“托管难”等问题。
据统计,该市为城区小学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提供近万个床位,目前全市有8700多名小学生参与了校内午托。
校内开展午托服务,让孩子吃好睡好
9月6日11时许,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钦州市第八小学的午托室看到,这里摆满了新床架,学生们的被子叠放整齐,房间里还设有柜式空调,轮值老师会在学生们准备来这里休息前开好空调。
▲钦州市第八小学的午托室。
中午放学后,200多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整齐地坐在教室,等待开饭。该校校长卢永龙介绍,学生们午饭后会休息一阵,然后前往午托室午休,下午2时许起床,能睡一个多小时。
为了做好午托工作,今年暑期,该校腾空了两间旧教室,采购床架和柜式空调,设置了午休室。据了解,该校有3000多名学生,根据政策安排了低年级、家庭困难以及身体不便的学生在校午托,共230多名。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北部湾大学第一附属小学。该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有500多名学生,目前有400多名学生报名在校午托。中午12时许,学生在教室开始吃饭,有肉有素,饭菜是从北部湾大学食堂送过来的。饭后是午休时间,午托室共有9间,男女分开,每间有两名老师维持秩序。
该校校长梁春红说,该校这两年一直在开展校内午托,但此前由于设备设施限制,无法覆盖全部学生。如今钦州市倡导开展校内午托,并给予资金采购了床架、空调等。目前,该校的400多个床位已临近住满,为此学校又采购了30多张折叠床,以保障学生需求。
全市投入800多万元 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北部湾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梁说,以前她在校外午托,距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每逢下雨时,衣服和鞋子常常湿透,有时还吃不饱。如今在校每天午餐有肉,天天不重样,不够还可以自己加,午休时间也更充足,下午学习更有劲。
“我的小孩在校内午托已经一年,成绩提升很多,也更懂事了。”钦州市民梁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和女儿五年级时从别的学校转到北部湾大学第一附属学校。过去是在校外机构午托,每个学期要2000多元,如今在校内午托,每学期加伙食费用才约1300元,“不仅费用降低,还有老师负责管理,孩子吃得更好,睡得更好。”
▲北部湾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学生在午休。
钦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告诉记者,钦州的校内午托工作在今年6月就已经开始,主要针对小学。前期调研了各学校午托床位和空调的需求以及存在问题等,再由政府协调资金采购,并在开学前基本把床架分配到各学校。
根据要求,校内午托优先保障低年级学生、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双职工子女,每学期500元,每天午餐8元,每学期比校外午托机构少约1000元。收取的费用基本用于服务管理人员及设施设备损耗、水电及维修费、保洁及清扫等。
据统计,钦州市城区小学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未含各学校用电增容改造),采购折叠床、木床,提供床位9786个,采购空调1241台。钦州市城区共有24所小学开展了校内午托,目前钦州市、县等城区参与午托学生达8700多名。
尚未实现全员午托,规范管理校外机构
“受限于场地和空间,学校目前还做不到全员午托。”卢永龙说,除了场地,还包括资金,当前收费成本就没有包括设施设备,如要实现全员午托,可能需要建设一栋专门的午托中心楼,“那样的话还要更多管理人员和设施设备,可以先解决部分困难的家长。”
梁春红也表示,虽然当前能基本满足该校学生午托需求,但如果今后学生人数增加,也可能会遇到场地问题。
▲北部湾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午休室。
钦州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表示,该市的校内午托工作才刚开始,很多问题需要逐一解决。比如部分学校电力线路增容的问题,如今正在和电力部门沟通协调。场地问题则需各学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教室、功能室等场地,尽量满足学生午托需求,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放心。
上述负责人还说,校外午托机构仍有不小市场。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年钦州市教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大力度管理规范,接下来将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公示制度,信息依法依规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