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入校园,该进还是该禁?

来源:广州日报时间:2021-02-03 11:39:17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手机入校园,该进还是该禁?这个话题早有讨论,正反双方各有道理。

反对手机进校园者认为,青少年自控能力尚不足,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容易沉迷手机,影响学习、损害视力,甚至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而另一些支持手机进校园的家长认为,离开手机,孩子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没法与家长交流沟通。还有人提出,有的作业就是要求在网上完成提交的,不带手机怎么做?

对于如何解决禁带手机后的沟通需求,教育部通知作出了安排: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教育部还明确,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其实,手机进校园之争只是问题的表层,真正的核心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恒柱建议,有效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可通过管理、诊断、教育三步法。一是管理。通过家长、学生、教师三方一起制定共同的手机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在学校、家庭都能遵守规定,慢慢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开展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给孩子提供比较合适的宣泄压力的渠道,让孩子慢慢地放下手机去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二是诊断。分析“手机对这个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没办法放下手机背后的成长诉求是什么”等问题,增加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教育。要入情入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记者胡浩)

标签: 手机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通过“爸爸接送日”告诉家长: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下一篇:春节假期,北京市属公园将在44个门区启动入园安检

精彩图集(热图)

热点图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