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两区”建设科技创新领域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市现有各类孵化机构超过500家,服务创业企业7万余家,带动就业人数达32.5万人。
会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本市集聚了90余所高校、1000多家各类科研院所、102家独角兽企业和2.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前瞻布局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引擎”。
本市以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其中,首创性、突破性改革举措成效显著,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对申请企业试行“直报联审”,采取全程网办,较常规审批流程大幅压缩80%以上;营造一流国际科技创新生态,现有各类孵化机构超过500家,服务创业企业7万余家,带动就业人数达32.5万人;加强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融通合作,2022年1至7月,向津冀技术输出技术合同2819项,同比增长3.9%;成交额207.2亿元,增长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