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想做一份2010年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大事记的话,青龙管业上市,绝对是他要放在其中的一件事情。有媒体总结,青龙管业的上市有几大意义,分别是,打破宁夏七年没有IPO的历史、首开宁夏民企上市先河、填补当地中小板空白、IPO融资额创宁夏资本市场历史新高…
青龙管业在其企业所在地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更给广大投资者和各大投资机构提供了一个关注它的理由。如今,青龙管业上市已满一年,《证券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青龙管业董事长陈家兴,希望通过与这家民营企业掌舵人的沟通,能从更深的层面了解青龙管业上市以来的发展情况。
《证券日报》:从公司披露的年报、半年报来看,在上市之后,公司业绩的增长速度较上市之前有所放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陈家兴:这主要是由于,青龙管业属于供排水管道行业,产品由于受运距的影响(大型混凝土管道经济运距在 300-500公里,塑料管道在800-1000公里),区域化竞争的特点非常明显。公司业绩如若想得到明显的提升,就必须要开辟新的市场,而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团队。青龙管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营业收入从2007年的3亿多增加到2010年的8.5亿,在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司的各类人才相对紧张。如果为了迅速提升业绩而强行开辟新市场,由于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所以,企业近期是在有目的控制扩张节奏,力求能在保持企业总体稳健的基础上,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当然,相关费用增加、原材料上涨等因素也对公司业绩增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大。
《证券日报》:我们知道,青龙管业的上市也给您个人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富,您怎样看待这笔财富?有了这笔财富之后,您是否还能保持之前创业时那种奋斗的情怀?
陈家兴:我出生于50年代,经历了上山下乡、招工进厂,恢复高考之后又开始捡起书本重新学习,受小时候的教育和这么多年经历的影响,我从未把追求物质财富作为个人的奋斗目标,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我个人收入是十分有限的。青龙管业上市之后,我所谓的财富是以公司股票的形式存在,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在职期间,我拥有的这些股票在原则上是不会减持的。退休以后,我要将股权的70%-80%拿出来成立一个基金,用来做公益。另外,我每年还要拿出自己的部分分红,并倡导公司其他高管一起,利用这些资金,对内为困难员工做救济,对外做一些助学活动。经营企业,就我个人而言,是基于对青龙管业和个人生命价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企业的发展又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以及青龙管业的其他员工,都会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兢兢业业做企业,艰苦奋斗谋发展。
《证券日报》:目前,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有那些?上市一年多以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是否有什么变化?
陈家兴:青龙管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人才问题,因为我们前面说过,没有足够的人才公司就无法开辟新市场,公司业绩的提升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制约。目前,公司正在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公司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青龙管业仍然会奉行“专业化、区域化”的发展战略,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加快技术创新,加强成本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发展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公司目前的发展目标是,要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证券日报》:一年之前青龙管业的上市给宁夏的民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多家民企都在加快上市工作的步伐。目前,宁夏已有民企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您是否能凭借青龙管业这些年来发展、直至上市的经验,给宁夏的民营企业一些建议。
陈家兴:我认为,企业要想成功上市,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狠抓企业的生产经营之外,必须提高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判断企业本身在行业内的地位,尽早改制,尽早规范经营、规范运作,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要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生产企业,这样才能被资本市场所认同。(赵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