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我们巴南的土特产,手机点一点就搞定了,真方便。”6月17日,家住龙洲湾典雅小区的刘开惠在农禾电商平台上下单了一袋樵坪大米,第二天便收到了货。近年来,巴南区大力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80余个农村电商遍及各镇街,为农产品的销售拓宽了道路。目前,今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已超1.7亿元。
农家土鸡蛋、跑山鸡、生态大米、土蜂蜜……这些让城市居民追捧的农特产品在巴南区电商平台上都能买到。通过电商平台的收购,也让农村群众辛苦产出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足不出村,就可以把自家的农产品卖到城里去。
为不断完善农村网络设施设备,近年来,巴南区先后投资230余万元,健全农产品电商三级网络体系,建设镇级电商服务中心19个,村级电商服务示范点9个,全区涉农镇街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率达100%,在全区涉农镇街建设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出台《巴南区农产品电商发展实施方案》和《巴南区农产品电商扶持奖励政策》激励电商主体发展信心,不断壮大。目前全区注册农产品电商达到80余个。
如何打开“巴南造”农产品的销路?巴南区积极打造品牌,促电商率,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全区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认证92个;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3个;地理标志商标7个,国家驰名商标1个;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4个;重庆名牌农产品33个;获得巴味渝珍授权产品35个。“巴南樵坪大米”等6个产品纳入重庆市2020年农业品牌名录。多个产品荣获其他市级以上农业行业协会、学会评选认定的奖项。大大促进农产品电商化率,为农村电商通过线上销售农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巴南区积极引导电商经营主体和电商经纪人发展订单农业,建立起“电商+农户”的经营方式,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创新开展直播带货,持续收集全区农产品图文信息,对接京东、农禾电商、巴味渝珍、邮政以及各镇街电商平台,推动全区农产品线上销售。截至目前,今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7亿余元,同比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