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长征汽车正式停产燃油车,从传统能源转向氢燃料电池、电动等清洁能源技术路线。作为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牌商用车企,锚定“3060”目标全面转型新能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快速发展。但纵观当前行业现状,尤其是重卡领域,整体仍处于发展期。所以,对于初入新能源领域的长征汽车而言,短期内如何做好取舍值得深思。笔者认为,现阶段做好取舍的关键在于分清主次,合理分配资源投入。
当前行业中,新能源部件应是各大厂商关注的重中之重,是需要重点投入的部分。根据长征方面的公开信息显示,氢能技术应用是其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对于氢能重卡而言,燃料电池、储氢系统及整车电控等核心技术是决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这些核心部分肯定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值得长征坚定走自主研发道路的部分。
事实上,长征汽车目前确实也在这么做。从其公布的部分产品信息可见,长征氢能重卡所使用的燃料电池、储氢系统、整车电控技术、燃料电池管理技术等核心部分均属集团自主研发,并已通过国内最大、测试能力最强的自有氢能实验室全面严苛的试验认证。可见,此次转型,长征汽车确已明确了自己需要攻关的重点。
另一方面,如其他厂商一样,传统零部件部分则可以通过选用行业成熟资源在前期适当减少投入。且此举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新能源重卡成本回归,推动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
根据此前报道,长征汽车与国内车身领域“大佬”湖北齐星已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正在基于齐星领先的驾驶室产品,共同开发更适合新能源重卡的驾驶室。可见,在此类传统零部件部分,长征汽车正如上所述,在通过合作共创的模式推动项目落地。
综合以上两点考虑,与成熟厂商合作共创,既能保证部分零部件品质,又能节约成本,让长征汽车可以将更多的资源优先投入到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控制系统等核心部分,这显然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未来,随着新能源重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长征汽车是否会将核心零部件及技术外供也未可知。
结语:
“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的是国家的决心,国家的决心给了长征汽车信心,在2022年全面转向新能源。看得出来,转向新能源赛道的长征汽车显然是有备而来。进入6月,长征汽车发布《新能源宣言》后的首款新能源重卡即将上市,这是长征汽车在探索新能源重卡道路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色如何?到时候我们一起见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