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从犹豫不决到深陷其中,消费者对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然而,高观看量和高浏览量意味着高流量,无数人趋之若鹜,行业生态急转直下。据中消协统计的数据显示,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的受访者占了37.3%,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受理的2.55万件“直播”投诉中,近8成诉求是关于“直播带货”。虚假带货、售后缺失、数据造假等问题已经成为电商直播的标配,很长一段时间,消费者在直播间能否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全靠运气。
而这一现象也造成了直播间的两极分化:受到消费者信任的主播流量越来越多,被消费者诟病的主播则面临着没有品牌找上门的窘境。归根究底,直播电商的发展还是要回到信任问题上。
其实并不难理解,不论是天猫、京东、苏宁易购、淘宝,或是信用卡、芝麻信用、微信支付分等等,无一不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而新兴的电商直播行业也同样摆脱不了这一定律。
信任经济崛起的背后,必定具备一套维系其稳定且持续运转的行业标准。对直播电商而言,基于提供稳定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体验所制定的行业标准,或成为重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场。
2020年6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起草制定了直播购物行业团体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同年11月,浙江省网商协会制定出台了《直播电子商务管理规范》,针对直播电商各环节中的责任人提出了相应要求,并严格要求执行。
2021年4月,国家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自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该《办法》不仅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和责任做了进一步规范,且清晰地划定了违规行为的八大红线,如: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者篡改交易、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等数据流量造假等,被号称“史上最严”监管令。
这些由国家制定出台的行业规范在在很大程度上让直播电商行业的混乱生态有了缓解,所有出现的问题也因此有了处罚的依据。
具体到某个公司或其中某位主播来说,美ONE的做法是,参考了19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并制定发布了直播电商行业的首个企业标准——《直播电商商品质量与合规管理规范》。从具体条款来看,该企业标准严格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史上最严”的监管《办法》。据了解,其企业标准主要涵盖了五大要点:内控人员专业性高、对禁播商品采用负面清单管理、对商品建立风险等级分类和合规审核机制、直播中全程监播以及售后服务更加专业。
而对于李佳琦本人来说,对于直播间的规范他同样给予了很大的重视。2020年6月的一个平常选品会,当选品组介绍国外某药企的美白淡斑精华时,李佳琦得知该产品属跨境电商商品,并不需要拿到食药监部门发放的“特证”,但品牌方希望在直播间直接宣传其美白单板功效,对此李佳琦直接的表示了拒绝:“没拿到特证就不能直接宣传美白淡斑”。也正因为如此,李佳琦直播间的选品最后一环都是他本人,而他也被赋予了“一票否决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美ONE所发布的企业标准,不仅是直播电商行业的一次产研学实践,更是体现了其作为直播电商行业头部企业的担当,也为其他同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对于李佳琦而言,背靠美ONE严格的规范,成为了监管跑步入场后首个“持证”上岗的带货主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