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正在为资管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满足国内居民对于金融资产配置全球化的需要,以及国际投资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我国在推进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DII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港股通、债券通等创新基础上,近期还推出了“跨境理财通”,进一步拓宽了理财客户双向投资的通道。
这些金融开放创新对外资资管机构来说,也意味着全新的机遇。施罗德投资集团在此分享了对行业动向及未来市场的看法。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资管机构,从1994年在上海设立代表处至今,施罗德投资集团(“施罗德”)在中国已深耕27年。而彼时的中国设立股票交易所不过3年,资本市场建立刚刚迈出第一步。短短27年,中国已建立起越发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两市市值达77万亿元,居全球第二。
这家历史逾200年的国际资管集团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亦在不断开放、发展的中国市场捕捉机遇。 施罗德较早前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申请。据悉,此举是继集团于2017年首次获得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及2020年获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后,再次进军中国内地资管市场的重要举措。
施罗德亚太区销售总监曹绮琪(Amy Cho)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施罗德关注到,近两年,中国的公募基金市场和银行理财市场保持着年平均26%和8%的快速增长,已成为20万亿元和26万亿元规模的庞大市场,也是中国泛资产管理行内中规模最大,投资者覆盖面最为广阔的两个市场。施罗德看好中国公募与银行理财市场机遇,故将其全球投资专识与本地合作伙伴的财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为更广泛的中国本地投资者提供投资海外市场的机会。
此外,曹绮琪还在采访中透露,集团亦看好跨境理财通与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的ESG投资机遇。
积极布局跨境理财通
2021年10月,市场期待已久的跨境理财通正式开闸,截至2021年10月18日,两地共39家银行获得首批试点资格,当中共有19家香港银行可开展南向通业务。从市场反馈来看,跨境理财通成为众多外资银行与资管机构看好的重要机遇。
曹绮琪指出,从人口角度来看,大湾区人口超过7000万,是香港的10倍,相比一些欧洲国家更多;从经济角度来看,2019年大湾区总GDP约1.6万亿美元,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全国拥有千万元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大湾区占逾五分之一。一旦大湾区投资者可以透过跨境理财通投资香港理财产品市场,将为有份参与的公司带来庞大的商机。
她进一步表示,通过跨境理财通,两地互购金融产品可以为两地投资者带来多元化投资选择,并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施罗德持续看好内地金融发展前景,相信未来两地将进一步共同发展与合作。从投资者角度而言,跨境理财通是能分散风险的投资工具。
施罗德目前在跨境理财通中为配合银行服务新客户群作准备,透过教育,令内地投资者更了解不同资产类别及离岸投资的特性以及风险。从目前内地投资者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海外投资充满热诚,透过理财通,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投资产品,除了中国,可进一步投资亚洲、欧美地区,进行多元市场、多元资产的投资布局。
量化工具实现ESG投资与回报双赢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加速,施罗德也在中国市场迎来了更多机遇。曹绮琪指出, 2019年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超过了200万亿,但在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组合中,超配实物资产依旧存在,房地产配置比例达59%,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因此,施罗德希望为投资者带来差异化的投资策略,和更加多元化的供给,也希望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国际投资经验和实践。
曹绮琪还具体指出,今年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中国市场焦点,ESG投资也成为市场热点。施罗德于2020年已将ESG因素完全融入公司管理的所有投资的决策过程中,这意味着集团的基金经理及分析师将系统性地考虑ESG因素,将其作为投资分析的一部分。
而为了将ESG融入投资分析中,施罗德开发了名为“impactIQ” 的可持续投资工具平台,其中包含了集团专有工具,例如“SustainEx”(该工具能够量化评估每家企业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有助剖析企业活动包括正面及负面的影响)、“碳风险值VAR”(该工具专注于企业利润面临的风险,而非纯粹的环境影响成本)等,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有关投资影响的重要信息。
曹绮琪表示,可持续投资与回报并非无法兼容;事实上,两者也将越来越难以分开。ESG投资策略的融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识别更多优质和值得投资的企业,同时建立社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这将长远地影响我们的投资和社会的发展,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
下一阶段,施罗德将以内部开发的平台为基础,进一步理解投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带来的财务风险和机会。
建议投资者关注长线主题
而面对当前仍在持续的全球低利率、反复的疫情、经济滞涨的风险等一系列挑战和复杂环境,展望2022年,施罗德看好怎样的投资机遇?
曹绮琪指出,施罗德预测全球经济将于2022年迈入经济扩张期。预期经济将维持正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此外,在货品需求持续强劲及供应链瓶颈仍未消除的情况下,预期通胀仍将持续升温,从而为全球经济带来滞胀风险。
曹绮琪表示,预期2022年的全球企业盈利增长将有所放缓,但仍可望支撑大市,加上新冠疫情带来的基数效应正逐步消退,投资者需管理对全球股市投资回报的期望。
与此同时,通胀及实际利率双升夹击或会令债券孳息率面临上行压力,因此,施罗德对政府债券仍然维持审慎的看法。而在债券孳息率上升的投资环境当中,股市的金融板块将相对占优。
曹绮琪还指出,受原油价格影响,能源板块估值仍然偏低,值得关注。此外,虽然化石能源早晚会被可再生能源取代,但就中期而言,温室气体排放无疑仍将是经济活动的副产品。随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治压力与日俱增,碳市场中的“限额与交易”被视为减排的关键机制。由此可见,碳配额势将因为愈趋迫切的政治压力,以及具备有别于其他资产的分散风险优势而受惠。
曹绮琪表示,已有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转移到新能源及生物科技行业。建议投资者留意一些长线的投资主题,如“创新转型”、“城市及生活方式”及“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这些主题均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带来长线的投资机遇。生活上各式各样的转变引发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当中涉及的不止单一地区或行业,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相关企业均有机会受惠,因而带动主题投资策略应运而生。
坚持多元投资策略
建议加强海外投资
据悉,施罗德一直相信灵活配置的“多元投资解决方案” 具有巨大的价值,通过结合投资组合内的各种资产类别,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并有效地捕捉投资回报的空间。
曹绮琪表示,多元资产可分散风险,更拥有可观的长期回报潜力。施罗德希望能够为国内投资者创造出一条比较平滑、斜率为正的回报曲线。如果投资在单一资产,都会有风险集中的风险。从大类资产角度做分析,如果能够有效运用股票、债券、大宗商品或其他大类资产之间不同的相关性,组建投资组合,中长期相信也可以创造出跟股票类似的回报,但这样的大类资产投资组合,在动态资产配置的情况之下,它的波动率或最大回撤,可能比纯股票配置更低。
此外,曹绮琪指出,多元资产不仅是看大类资产配置,也看地区化、区域性的风险分散效应。现在国内宏观经济情况相对于欧美地区的宏观经济情况处于不同的阶段。国内经济在平稳中缓步减缓,但亦有部份其他地区的经济体目前是从复苏进入到扩张阶段,因此,鼓励投资者现阶段适度布局海外投资,在各地区进行分散配置,可以更好地分散风险。
最后,曹绮琪强调, 中国一直是施罗德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同时亦是关键的增长市场, 集团乐见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提速,并将持续作出大量投资,以使集团能持续发掘及把握国内市场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档仅包含一般性资讯且仅供参考之用,并非意在提供金融资讯服务或构成出售或购买任何证券或金融产品的要约邀请或宣传材料,亦非有关任何公司、证券或金融产品的投资意见或推荐建议。本文所载的意见或判断可能会改变。本文的资料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对其完整性或准确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陈述或保证。本公司对直接或间接使用或依赖任何有关资料、预测、意见或其他资讯产生的损失概不负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